刑法学10_犯罪的分类
一、犯罪的理论分类
(一)重罪与轻罪
1、分类标准:以法定刑轻重为标准,可以将犯罪区分为重罪、轻罪。
2、类别:我国刑法中没有重罪与轻罪的区分,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,将犯罪区分为重罪与轻罪。一般认为:
①、重罪:法定最低刑三年以上的犯罪。
②、轻罪:法定最高刑三年以下的犯罪。
(二)自然犯与法定犯
1、分类标准:根据犯罪的性质
2、类别:
①、自然法:明显违背人伦道德的传统型犯罪,如故意杀人、故意伤害、强奸、抢劫、盗窃等犯罪。
②、法定法:是指基于公共管理目的,为适应社会形势的需要而规定的犯罪。
(一)重罪与轻罪
1、分类标准:以法定刑轻重为标准,可以将犯罪区分为重罪、轻罪。
2、类别:我国刑法中没有重罪与轻罪的区分,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,将犯罪区分为重罪与轻罪。一般认为:
①、重罪:法定最低刑三年以上的犯罪。
②、轻罪:法定最高刑三年以下的犯罪。
(二)自然犯与法定犯
1、分类标准:根据犯罪的性质
2、类别:
①、自然法:明显违背人伦道德的传统型犯罪,如故意杀人、故意伤害、强奸、抢劫、盗窃等犯罪。
②、法定法:是指基于公共管理目的,为适应社会形势的需要而规定的犯罪。
二、犯罪的法定分类
(一)身份犯与非身份犯
1、分类标准:定罪量刑是否考虑身份
2、类别:
①、身份犯:以特殊身份作为犯罪构成主体要件的犯罪身份(真正身份犯)以及加重、减轻刑罚处罚事由(不真正身份犯)的犯罪。
②、非身份犯:犯罪成立不需要身份,身份也不影响定罪量刑。
(二)亲告罪与非亲告罪
1、分类标准:是否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
2、类别:
①、亲告罪:被害人告诉才处理的犯罪,包括了侮辱罪、诽谤罪,虐待罪,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,侵占罪。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、威吓无法告诉的,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。
②、非亲告罪:只能由公诉机关提起公诉,除特别诉讼法规定外,不得自行提起诉讼。